案例精选

CBA 双星续约博弈:母队握涨薪 100% 王牌,邹阳陈国豪何去何从?

2025-07-05

CBA 休赛期的转会市场正迎来一场关于年轻球星命运的关键博弈。根据联盟最新规则,福建队的邹阳和北控队的陈国豪作为 A2 类合同到期球员,原俱乐部需在 7 月 10 日前提供一份涨薪 100% 的 B 类续约合同,同时保留匹配其他球队报价的绝对权利。这一规则的实施,将直接决定两位新星的未来归属,也折射出 CBA 职业化进程中俱乐部与球员利益的复杂平衡。

一、规则解析:涨薪 100% 与匹配权的双重博弈

根据 CBA 联盟 2025 年新规,A2 类合同到期的球员在续约时,原俱乐部必须在 7 月 10 日前提供一份薪资翻倍的 B 类合同。球员可在 7 月 30 日前持此合同向其他球队询价,若获得更高报价(最高 550 万元),原俱乐部需在 8 月 15 日前决定是否匹配。若选择匹配,球员必须与原俱乐部签约;若放弃,则球员可自由转会,原俱乐部收取培养费。

这一规则的核心在于原俱乐部的绝对主动权。例如,福建队若为邹阳提供涨薪 100% 的合同,即使其他球队如北控报价 550 万,福建仍可通过匹配将其留在队中。而北控对陈国豪的续约同样如此,尽管广东、山东等队有意引进,但北控已明确将行使匹配权。

二、球员现状:邹阳崛起与陈国豪的困境

  1. 邹阳:福建队的攻防核心

作为 2023 年选秀第五顺位的新星,邹阳本赛季场均贡献 15.6 分、8 篮板、1.9 抢断,三分命中率提升至 33%,成为福建队本土球员的绝对核心。其出色的防守能力和全面性吸引了北控、广东等多队追逐,但福建队态度强硬,明确表示 “钱够就拿走”。目前北控已接近与福建达成交易,但福建仍可能通过匹配权留住他。

CBA 双星续约博弈:母队握涨薪 100% 王牌,邹阳陈国豪何去何从?

陈国豪:北控队的失意状元

2023 年状元陈国豪在北控队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,本赛季场均仅得 6.6 分、2.7 篮板,出场时间大幅缩水。尽管广东队曾试图通过交易引进,但因北控索要徐杰而谈判破裂。新帅张庆鹏上任后,北控决定匹配所有报价续约陈国豪,并计划在新赛季给予更多机会。

三、市场动态:薪资帽下的博弈与机遇

2025-2026 赛季 CBA 国内球员工资帽上限为 4200 万元,顶薪 600 万元,而 B 类合同最高可达 550 万元。这一规则下,邹阳若获得其他球队报价 550 万,福建队匹配后其薪资将接近顶薪,这对福建的薪资结构是重大考验。相比之下,陈国豪的续约合同金额可能较低,北控的匹配压力相对较小。

此外,其他球队的乐鱼网官网入口动作也影响着两人的命运。例如,北控在追逐邹阳的同时,正计划交易陈国豪以腾出薪资空间;而广东队因邹阳的高价放弃追逐,转而专注于内部挖潜。

四、历史镜鉴:李根案例的启示

2015 年李根从北京首钢转会新疆时,原俱乐部首钢曾提供涨薪合同,但新疆队最终以更高薪资签下他。这一案例表明,即使原俱乐部拥有匹配权,球员仍可能通过市场博弈获得更高回报。然而,CBA 现行规则下,原俱乐部的匹配权更为严格,球员自由转会的空间相对有限。

五、未来展望:规则与市场的平衡

邹阳和陈国豪的续约事件,本质上是 CBA 联盟在薪资帽制度下寻求俱乐部利益与球员流动性平衡的缩影。对于邹阳而言,若福建队匹配报价,他将获得高额薪资但可能错失加盟争冠球队的机会;若福建放弃匹配,他将成为自由球员,迎来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。陈国豪则可能在北控新帅的战术体系中重获机会,但若表现未达预期,未来仍可能被交易。

这一事件也反映出 CBA 青训体系的深层问题。邹阳和陈国豪均为选秀球员,原俱乐部培养投入有限,却能通过匹配权获得球员的绝对控制权。未来,联盟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费制度,以平衡俱乐部与球员的利益。

结语

CBA 的薪资帽时代,球员的价值正通过市场化的博弈逐渐显现。邹阳和陈国豪的续约事件,不仅是两人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,更是 CBA 职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案例。随着 8 月 15 日匹配截止日期的临近,这场关于涨薪与匹配的博弈将如何收场,值得所有关注中国篮球的人士拭目以待。